他來是要尋找失喪的人

IMG_3879

他來是要尋找失喪的人

王傑龍牧師

信仰生活是容易定困難?這在乎我們有多認真去實踐及承認掙扎。就以「愛人愛神」為例,掙扎通常不是獨立地由於愛神而產生,是因為我們明白要以神的角度來愛人才感到矛盾。矛盾什麼?其實沒有什麼高深道理,就是「那些人」非常「難忍、可惡、可憎、麻煩」。當你想起他們,你會覺得「我們不愛罪,但愛罪人」這句說話其實可能只是空談,實在又怎能容易分開呢?

路加福音記述許多稅吏和罪人到耶穌那裡聽他講道。法利賽人和文士私下議論說:「這個人接納罪人,又同他們吃飯。」接下來耶穌便一連三個比喻:失羊、失錢、失兒子。三個故事都以失而復得且歡喜作結。但最後的故事卻有一個不同之處,竟然有人不高興。為什麼?因為大兒子「條氣唔順」,為什麼不服氣呢?因為小兒子要分家業、離家放蕩、浪費錢財、遇飢荒、食豬糧,理應要為小兒子送上「死不足惜」四個字,而不是款待上賓還「有衣有食有手飾」。當想到故事中失而復得的人,可以是小兒子的時候,請記得他並非唯一失落的人。或許,大兒子所失落的是他從來沒有理解父親的想法。三個比喻共通點的確是失而復得且歡樂,但有一個更重要的共通點。讓我以一句俗語說明,就是:「離哂譜!」 為什麼會放下九十九隻羊去尋找那一隻?為什麼只為一塊錢翻箱倒櫃?為什麼要為一個無可救藥彷彿已死的人而浪費資源?「完全是不能理解。」、「完全不公平!」若論功行賞我也應該分大份吧?那人沒有生產力又沒有貢獻,根本連歡喜快樂的資格也不應該有!所以,父親的行為是離晒譜的!

我們今天跟隨主,有沒有在信仰上失落?會否安心以為自己是小兒子,總之享盡世界再回頭,反正有經文支持自己,家門總常開嘛; 另一方面,卻沒有發現自己是大兒子:「我信主很久了」、「我受浸了」、「我服事多年了」、「這堂所也是用我的錢來興建的」,實際呢?是從來無法容得下父親的想法,是只當自己是工人而不明白兒子的身份,這就是大兒子的另一種失落。要記得,我們信主的人,就是跟隨主的人,跟隨主的人必定是願意聆聽的人、願意聆聽的人就會以主的說話作我們生命的方向和基礎。我們以為單單小兒子失喪嗎?大兒子也需要看到自己瞎眼。我們是什麼兒子不是最重要,最重要是我們有否真正體恤父親的心意,珍惜他的寳貴說話,方能明白真正的歡喜慶祝。